心房颤动患者择期复律后更强的抗凝治疗与较低的卒中风险相关

房颤(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选择性心律复律(ECV)是将房颤转换为正常窦性心律的常见方法。房颤增加了卒中的风险,很大一部分卒中发生在体外循环后。虽然适当的抗凝可以有效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但与房颤患者的平均风险相比,接受ECV的患者在术后一个月内卒中风险仍高出1.5-4.5倍。

图1所示。选择性心律复律(ECV)治疗inr高(≥2.5)vs低(2.0-2.4)患者的卒中发生率(第一组),治疗(≥2.0)vs亚治疗患者的卒中发生率。

在FinCV2研究中,我们试图评估心房颤动患者ECV后华法林抗凝强度与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本分析共纳入1424例ecv和102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按照指南使用华法林治疗。

在ECV术后30天的随访中,检测到4例(0.3%)卒中和2例(0.1%)tia,未观察到全身性栓塞。ECV后发生卒中/TIA的中位时间为4天(IQR 9.5)。在ECV治疗性INR较低(2.0-2.4)的患者与在ECV治疗性INR较高的患者相比,卒中风险更高(5/529 (0.9%)vs. 1/895 (0.1%), p=0.03)(图1)。在有额外INR数据的患者中,在230 (22.8%)ECV后21天内检测到INR值降至亚治疗性(<2.0)水平。与ECV后治疗性INR患者相比,亚治疗性INR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要高得多(1.7% vs 0.3%, p=0.03)(图1)。ECV治疗性INR低(2.0-2.4)预示着ECV后21天内INR降至亚治疗性(<2.0)水平。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抗凝强度与卒中风险相关,一段时间的强化抗凝可能会降低ECV后卒中风险。此外,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房颤患者ECV后稳定的INR控制的重要性。

Juhani Airaksinen
图尔库大学医院和图尔库大学心脏中心,邮政信箱52号,20521图尔库,芬兰

出版

选择性心房颤动转复后抗凝强度和血栓栓塞风险。
Hellman T, Kiviniemi T, Nuotio I, Vasankari T, Hartikainen J, Lip GYH, Airaksinen KEJ
Thromb Res. 2017年8月

脸谱网 推特 linkedin 邮件 脸谱网 推特 linkedin 邮件

留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