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二烯内酯在人肝微粒体中的生物转化

蟾二烯内酯是一类具有抑制Na活性的心脏苷元化合物+/ K+腺苷三磷酸酶。它们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物种中,如天竺葵科、毛茛科、蟾科和金鱼科。在中医中,蟾二烯内酯是蟾素和蟾法尼注射液的主要抗癌活性成分,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癌、肺癌、胃癌等不同类型的癌症。然而,蟾二烯内酯的代谢状况尚不清楚。

蟾二烯内酯在HLMs中的代谢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细胞毒活性变化。

众所周知,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代谢器官。富含细胞色素p450s的肝微粒体是肝细胞内质网中最重要的药物代谢酶。根据前人对丁菲二烯内酯代谢的研究,我们知道丁菲二烯内酯的代谢反应在活的有机体内主要为I期代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本研究选择人肝微粒体(HLMs)作为研究对象在体外代谢模型。我们添加了nadph生成系统(NADP,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MgCl)2)进行第一阶段代谢反应。由于代谢物含量过少,采用高分辨率串联质谱法进行代谢物分析。通过系统MS/MS解离分析,推导并鉴定了丁二烯内酯的代谢产物结构。进一步,为了阐明其代谢机制,开展了人源化重组酶的研究。

共检测鉴定了10种蟾二烯内酯的39种代谢物。羟基化和脱氢反应是蟾二烯内酯在HLMs中的主要代谢途径。由于这10种成分结构相似,主要代谢反应由相似的重组p450介导。发现CYP3A4是蟾二烯内酯的主要代谢酶。此外,CYP2D6是仅介导脱氢反应的酶。由于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是常见的,因此重组酶的研究为药物联合用药提供了有意义的数据。

基于上述结果,我们想知道在HLMs生物转化后,蟾二烯内酯的抗肿瘤活性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如何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选择了5种具有代表性的代谢率较高、抗肿瘤作用较强的蟾二烯内酯,比较其孵育前后的活性变化。根据我们之前的实验,我们选择了HepG2细胞系,因为它的灵敏度很高。采用固相萃取法富集代谢物。设无底物培养体系为空白对照。研究了5种蟾二烯内酯在HepG2细胞孵育前后的抗癌作用。

通过对比孵育前后50%的抑制浓度值,我们发现,虽然孵育后蟾二烯内酯的抗肿瘤作用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其杀伤细胞活性仍然很强。提示其代谢物仍具有细胞毒活性,应在蟾二烯内酯的临床药动学研究中同时进行监测。

Lingyu汉海宇赵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出版

10种蟾二烯内酯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物分析及其在HepG2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变化。
韩磊,王华,司宁,任伟,高斌,李毅,杨健,徐敏,赵华,边斌。
Anal Bioanal Chem. 2016年4月

脸谱网 推特 linkedin 邮件 脸谱网 推特 linkedin 邮件

留言回复